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中心要闻 >

量天测地 争创一流(创先争优进行时)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2-06-05    浏览次数:   字号:[ ]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用实际行动让“共产党员”这一称号成为一种责任
量天测地 争创一流(创先争优进行时)


 

 

  “测绘地理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但是谈及救灾抢险中的解译图件、困难地区的航空影像、城市等地区的地理信息,应该不难理解,这是经济社会活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信息。

 

  如何让测绘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大局?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给出了答案: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攻关,研发先进装备,促进产业发展……在完成急难险重、高优精尖各项任务中争创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服务、一流队伍。

 

  1.在最艰苦的地方,叫响“我是共产党员”

 

  不分昼夜地高强度工作、高海拔缺氧、30多摄氏度的温差、强劲的西北风沙、强烈的高原反应……回忆起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工作的状况,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国满依然印象深刻。

 

  “快速获取灾情,为玉树抗震救灾提供依据,就会给灾区人民多送去一份希望!”黄国满说,当时为了快速获取、处理数据,他带领着这支“党员冲锋队”两天两夜没合眼,仅仅48小时,就完成了玉树县2000平方公里雷达影像的解译。这意味着,救灾人员可以获得灾害位置、类型、规模和分布特征等灾情信息,相关部门可依此进行救灾指挥、灾情评估、灾后重建规划……

 

  不仅仅是在抢险救灾中能够见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党员,几乎在全国每一个艰苦的地方,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2010年11月,中测新图公司的无人机团队在波密县公路纪念碑前合影,个个表情严肃。“西藏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我们要进去进行测绘。”80后领队、党员毕凯说,“因为墨脱的地质灾害频发,人员伤亡事故屡有发生。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想,万一出现事故,这就是遗照。”面对当地司机都不敢在冬天走的道路,他们依然前行,趟过溪流、渡过水坑、爬过泥路、翻过雪山、避过滑坡……队员们用26个小时走完141公里山路,获取了墨脱县城25平方公里0.2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结束了墨脱没有航空影像的历史。

 

  就是这样一次次历经艰险,让他们收获了西部1.2万余张高清晰航空影像,结束了34个测绘极其困难地区无航空影像的历史,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测绘保障。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创先争优,做好一流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在全系统倡导的“在最艰苦的地方,叫响‘我是共产党员’”,黄国满团队和毕凯团队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承诺。

 

  2.在最尖端的地方,叫响“我是共产党员”

 

  打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导建设的在线地图服务网站“天地图”,当逐渐放大影像图时,会发现地图是一块块先后显示的,这些图块被称作地图瓦片。天地图处理的瓦片有多少?超过33亿个,相当于15000个美国大片《阿凡达》DVD光盘的数据量。这个曾被估计需要10年时间来完成的项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是什么力量造就这样的奇迹?

 

  “没有经验,没有借鉴,也没有资料,一切都需要探索。我们曾经专门到一个知名网站取经,但是对方一听来意,就立刻打起了哈哈。”天地图项目实施技术负责人蒋捷博士回忆说,“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反而激发出团队的冲天干劲。党支部研究决定,党员带头,不仅要建成天地图,而且要采用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天地图建设“军团”调集了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相关企业和国家重点试验室等近十家单位的科研、开发、集成、生产队伍。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团内成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们自主设计了在线服务软件体系,自主开发服务管理系统、手机平台、三维城市平台等,开发了志愿者地理信息获取与利用系统,设计与研发了“天地图”云平台……在研制工作最为紧张的几个月里,团队争时间、抢速度,每天连续工作十四五个小时。

 

  “困了,轮流打个盹;饿了,泡碗方便面,始终保持旺盛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蒋捷说,尽管目前天地图已经完成,但后续的更新维护、运行服务任务更重,“我们丝毫不敢懈怠,完善天地图永无止境。”

 

  “在最尖端的地方,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科研领域的这一口号,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动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勇克难关的积极性。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自主研发了地理国情监测应急车、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测图系统、多频多系统高精度卫星定位芯片等新成果,并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今年初,我国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其数据影像较国外同类分辨率卫星影像质量更优——这些再次证明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激发创新力、创造力,不仅能够提升能力,更能推动转型、服务发展。

 

  3.在最前沿的地方,叫响“我是共产党员”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让城市管理智能化,如何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更便捷?

 

  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了打造“虚拟化、可视化、立体化的数字城市”的目标。“事实上,不仅是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科学决策、提高效率、节能低碳、服务大众、方便生活等很多方面,数字城市都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说。

 

  然而,每个数字城市要建立一个数字化平台,搭建5个以上的专题应用,至少需要6套软件。如果所有的软件都依靠进口,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智慧,打造中国的数字化城市。”这是激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所长李成名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开发数字城市技术体系和运行软件的信念。

 

  2010年,该研究所研发的“新地图”系列软件顺利投入到数字太原、数字临沂的建设使用中,技术性能指标明显优于同类产品,为国家节约经费20多亿。在有的人眼里,研究所赚大钱的机会来了。然而,李成名及其团队作出决定:将“新地图”软件以只收取成本费用甚至免费的方式提供给各个城市。“共产党人不能被职位压倒,不能被荣誉压倒,不能被金钱压倒。”走在技术前沿的李成名不忘党员本色。

 

  2011年,李成名带领团队又悄悄地把目标转向了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信息更加直观、丰富、鲜活,手段更加实时、以人为本,决策更加精准、便捷、智能。”不久,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示范应用——智慧公交服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现在,调度员在电脑屏幕上即可实时监控运行于路线上的每一辆公交车。”河南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商建东介绍说,“系统不但可以通过站牌、手机预报出每一辆过站公交车的到站时间、空闲座位情况,还可以实时掌握每一部车辆的车况、速度、人员负载、油耗情况。”

 

  “创先争优,关键要让先进和优秀体现在成果上,体现在服务上,体现在民生上。”徐德明说,“在创先争优中开展‘叫响共产党员’这一主题活动,就是要让广大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担得起一份责任。”(杜榕 2012.6.5)

 

  点击下载《人民日报》2012年6月5日第18版——量天测地 争创一流(创先争优进行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