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资讯中心 > 中心要闻 >

“河南一号”卫星成果推介会在郑州举办


信息来源:中心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8-31    浏览次数:   字号:[ ]

DSC_8595.JPG

8月31日,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主办、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承办,河南省遥感院、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河南一号”卫星成果推介会议在郑州成功举办。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杜清华参加会议并致辞。省水利厅副厅长郭伟、省审计厅二级巡视员王公庆、省地质局副局长于伟,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郭幸生,省林业局二级巡视员李灵军、省民政厅二级巡视员郭同生、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副局长黄民江,省科学院院长助理邱士可,省自然资源厅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宋新龙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肖峰主持。

杜清华在致辞中介绍,“河南一号”卫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由省自然资源厅主导,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承担的一项重点工程。“河南一号”卫星数据由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进行接收、处理和分发共享。目前,已累计获取卫星原始数据13327景,每两月更新一次全省亚米级影像,生产全省影像“一张图”产品7期。数据影像产品在河南省相关行业,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系统得到了分发共享,累计提供影像成果30余批次,总覆盖面积425万平方千米,总数据量超过95TB。

杜清华指出,省自然资源厅充分利用“河南一号”数据成果,着力打造全方位、多要素、全覆盖的卫星监测预警体系,全面融入各领域,服务保障全省各行业对遥感影像的迫切需求。一是推动建立了“日监测发现、周汇总分发、月通报结果”的工作机制,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治理中,形成“天上看、地上核”的监管体系,促进河南土地管理秩序稳定向好。二是推动遥感数据成果共享应用,采用“变化分类发现”“目标识别”等先进技术,辅助水利、生态、审计等其他领域的动态遥感监测监管工作,提升管理和保护工作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推动创新研究应用,在农业保险遥感评价工作中,基于深度学习算法、长势和灾害监测模型、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精准提取要素、快速核查信息,为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提供关键支撑。

杜清华强调,把数据优势转为发展胜势,关键在于推动数据成果转化应用,挖掘和释放数据综合效能。一是要强化制度机制。全面推进全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体系建设,建立自然资源卫星应用市级中心、县级节点,打通省、市、县遥感应用链条。加强遥感影像统筹,推进市县在影像处理、应用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发展,提升全省整体遥感应用能力,让“河南一号”成果释放价值,爆发力量。二是要强化服务支撑。持续巩固卫星遥感在自然资源调查、规划、监测、评价、执法、督察等领域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河南一号”卫星影像和监测成果的共享共用。三是要强化创新发展。增进与高校、企业、研究院所之间的合作,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进行优势互补、跨界融合。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先进手段,不断提升数据资源应用价值。四是要强化拓展应用。加强“河南一号”卫星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的发展融合,以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便捷化为方向,拓展“河南一号+”数据应用服务场景,提升遥感应用产业化规模,找到转型升级新路径,为河南省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强劲动能和数治支撑,解决现实难题,惠及人民大众。

此次推介会旨在全面介绍基于“河南一号”等卫星取得各类影像、监测和系统平台产品,挖掘卫星成果共享利用和创新应用潜能,与各省直厅局委、省辖市、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商卫星遥感数据成果合作应用推广工作,助力全省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和数字强省建设。

会上,杜清华、郭幸生、宋新龙和省遥感院院长张向军共同开启了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应用云服务系统。会议介绍了“河南一号”等卫星产品及应用、遥感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等,通报最新出台的《河南省遥感影像成果应用统筹管理办法》。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业务处室、厅属单位、省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省直厅局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等参加会议。(陈庆贺 龙洋)

DSC_8550.JPG

DSC_8445.JPG

DSC_8452.JPG

IMG_20230831_093358.jpg

IMG_20230831_103233.jpg

DSC_8394.JPG


分享到: